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,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,要加快建设“好房子”,并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。这一政策不仅顺应了百姓对居住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,更标志着我国住宅建设从“住有所居”迈向“宜居优居”的新阶段。
提高住宅的层高,可以显著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,增加净空高度,缓解大户型的空间压抑感,同时也为建筑立面增大开窗采光面积提供了可能性,有利于自然通风,让室内阳光更加充足,让居住环境更加健康舒适。
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,地暖、新风系统、中央空调等设备逐渐成为改善型住宅的“标配”。“3米层高”,能为这些设备提供充足的安装空间,确保设备高效运行,进一步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。
可以说,“将住宅层高标准提高到不低于3米”,是通过政策引领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,将鼓励开发企业、设计师探索更人性化的居住空间解决方案,进而推动住宅品质的提升。
正如此前,北京创新实践,在住宅设计中鼓励设置阳台、架空层、风雨连廊,提升居住舒适度的空间。这激发了广大设计师的建筑创作热情,开拓了“好房子”设计思路。
北京市根据创新经验完善并出台了《北京市高品质商品住宅设计导则(试行)》,随后于2025年年初发布了《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“好房子”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(试行)》,统筹考虑住房新增供应和存量去化,在提振土地和住房市场信心的同时,也为市场长期稳定可持续创造了条件,最终实现以住房品质提升推动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。
“好房子”建设,为住房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能,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,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。“好房子”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全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创新。“好房子”建设需要在“好标准、好设计、好材料、好建造、好服务”五个方面下功夫,涉及开发、设计、建造、生产、运维管理等各个环节。只有全产业链不断提升创新能力,发展新质生产力,才能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目标落地。相信未来,“好房子”建设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,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