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勇忠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解决店子街小学周边车辆拥堵的提案》(第165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,人车通行,相互干扰成为城市交通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。解决人车争路,是在城市交通节点建设天桥、地下通道,还是进行交通渠化、强化交通管理,需要深入研究。我市人行天桥建设存在一些问题,一是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,天桥占地较多,老区建设空间有限,车行道未给天桥建设预留用地,无法设置天桥;二是老区较多拥堵点车行道狭窄,即使勉强建设人行天桥,大部分行人仍选择穿越车行道过路,天桥使用效率不高;三是我市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,城市建设资金明显不足,不能在全市大范围开展天桥建设。
根据人行天桥设计相关规范要求和前期工作成果,人行天桥设置主要有三个条件。一是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者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5米时,宜设置人行天桥;二是路段上双向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1200pcu/h,且过街行人交通量超过5000P/h,宜设置人行天桥;三是人行过街设施的间距,宜为250~300米。通过实地踏勘,结合相关规划、道路周边用地等资料,依据相关规范标准,为解决交通问题,我们也积极学习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,对照我市情况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针对一些路口节点拥堵问题,开展详尽的现场调查分析,制定高效解决方案。
近年来我局通过公交站合理移位,改造港湾式公交站,减少交通干扰;通过交通渠化改造,设置交通导流岛等方式提高通行效率。目前部分路段拥堵明显缓解。今年计划实施宝十路提升改造,增设申请式红路灯,行人过街和车辆通行之间可采用多种方式来引导。对于市区交通堵点,我们将认真察勘现场,科学设计方案,力争“小切口”改造解决拥堵问题。若经过调研、计算后,确需建设天桥或地下通道,我们也将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和资金预算情况,合理编制计划,早日开工建设。
感谢您对住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。
宝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2024年8月10日